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百科 » 正文

图文:3000电商创业者涌入汉口北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0  来源:中国农业网  作者:土农网  浏览次数:363
核心提示:一年过去,汉口北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汉口北电商创业者数量已超过3000家,占汉口北大市场商户总数15%;预计今年全年电商交易额将超过100亿元,占汉口北大市场交易总额20%左右。

原标题:图文:3000电商创业者涌入汉口北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俯瞰汉口北大市场一角

图为:朝气蓬勃的汉口北电商创业者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剑文 张颖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

编者按

今年以来,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全省上下攻艰克难,奋力拼搏,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进入第四季度,正是奋力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关键时刻,本报今起推出“坚定信心,攻坚冲刺”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这个周末,80后创业者成伟就将正式搬进气派的汉口北电商城,开始他的第二次创业。昨日,卓尔发展集团董事局联席主席阎志介绍,在力推电商转型以来的短短一年里,汉口北入驻的电商创业者数量,已爆发式增长到了3000多家。

去年10月10日,阿里巴巴与武汉市商务局、卓尔汉口北电商公司签署协议,宣告在汉口北共建电商产业带,推动武汉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

一年过去,汉口北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汉口北电商创业者数量已超过3000家,占汉口北大市场商户总数15%;预计今年全年电商交易额将超过100亿元,占汉口北大市场交易总额20%左右。

日前,记者在汉口北经营总面积逾10万平方米、仓储面积10万平方米的电商区域看到,“华中电商鲜花港”、“蜘蛛王”鞋业、“京天网盟”电脑等10余家细分行业龙头电商,已在汉口北营业。

而在其周围,是快递物流公司、拍照摄影机构、美工设计室、电商培训学院、创业咖啡馆等大批配套服务机构,以及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等近10家协议授信银行机构。

阎志称,对于以传统实体商贸业为主的汉口北来说,电商业务从无到有,呈现几何级增长,是汉口北转型发展的发动机。

继获评湖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湖北省青年创业孵化器等之后,三个月前,汉口北大市场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样板。仅半年多前投入运行的汉口北大学生创业基地,就已吸引100多名大学生进驻创富。

汉口北电商城负责人徐建峰介绍,与国家、省市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相配套,汉口北电商城针对电商创业者、大学生创业者,加大力度推出了创业补贴、免费工位、减免税收、贴息贷款、免费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此外,卓尔发展汉口北集团近期将推出中国最大的线上线下集成交易批发平台“卓尔云市场”,争取两年内力助汉口北大市场商户全部上网,网上“再造”更大的汉口北。

六旬翁二次创业,全家十口人齐做电商

20多年前,浙江人叶林海带着财富梦想,孤身来到天下闻名的汉正街。

2年前,年近六旬的他,率全家10口人和雇工,移师汉口北,开始第二次创业。“我是被形势逼着走,硬着头皮转型。”本月10日,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叶林海对记者说。

此前的若干年间,作为全球知名服饰品牌花花公子的湖北总代理,叶林海几乎没有为销路发过愁。

然而,随着网购潮扑面而来,货源优势缩小,地域和价格垄断不复存在,叶林海的实体店,销售额下滑50%。

继续守着实体店,结局很可能是山穷水尽;而转型电商,身边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怎么办?

2012年底,叶林海召集了一次家庭会议,商量应对举措。三个儿女的意见占了上风:缩小原有生意规模,将主要财力投到汉口北,尝试做电商。

彼时,汉口北刚刚针对商户推出“触网”优惠政策,叶林海成了第一批在汉口北“吃螃蟹”的人。

凭着几十年的商贸经验,叶林海掌控大局;30岁出头的儿子叶伟德,全面负责营销、市场;夫人、儿媳、女儿等负责供货、美工设计、拍照、物流、售后服务……

儿女们都上过大学,懂网络知识和经营管理。即便如此,在发展迅猛、花样频出的电商潮中,他们依然感到吃力。

于是,全家人去杭州、广州学习先进理念和经营办法,两年时间,光听课费就花了几十万元。叶林海说,这些投入是值得的,就连他这个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人,现在都掌握了网店美工的门道。

目前,叶林海的线上销售规模已远超实体店,虽然利润没有实体店那么高,但他说:“把准了市场的脉,铺货畅销,网店业绩翻起来快得很。这就是电商的魅力。”

从广埠屯到汉口北,年销电脑逾10亿元

35岁的李晓峰,是汉口北电商城里生意做得最大的创业者,也是江城电脑销售界颇有名气的“四大天王”之一。

今年春节前,李晓峰还扎根武昌广埠屯。从2002年起,他开店零售电脑配件,一干就是10多年。

2012年10月,在朋友的引导下,他开起网店,零售电脑配件、整机、定制机。

半年后,“触网”效应显现:某电商促销日,卖出600多台电脑;又几个月后的“双十一”,电商行业促销日,更是卖出6000余台电脑,营业额达2400万元。“那一天的销量,抵得上实体店一两年。其中定制机数量增长很快。”尝到甜头后,李晓峰将业务方向定为网销定制电脑。

所谓定制电脑(又称DIY电脑),即所有电脑组件由买家自由选择,商家照单组装发货。如果说苹果、联想等品牌售卖的是“套餐”,DIY电脑则类似“自助餐”,可满足用户诸多个性化需求,深受电子游戏爱好者欢迎。

到了2014年中,李晓峰的网店被天猫相中,双方签订大客户协议,专营店升级为旗舰店。去年“双十一”,该店销量达1.3万台,销售额4500万元。

当时,李晓峰的公司有100多名员工,而他在广埠屯的铺面场地局促,订单量一大,就需要借用他人的铺面。寻找更长久的发展之地,迫在眉睫。

但是,找了几处产业园和创业基地,身家不菲的李晓峰碰了一鼻子灰。“有的说,你学历太低,没有达到入驻门槛;有的说,你这个业务没啥技术含量,没前途;有的说,你可以来,但是享受不到扶持政策。”时至今日,一脸憨厚的李晓峰仍有些不平。

今年春节,一次偶然的机会,汉口北电商基地和李晓峰一拍即合。两个月后,李晓峰拿着生产场地、员工租房、物流配套等一揽子优惠,将组装基地搬到汉口北;又两个月,公司全部人员也都搬到了这里。

日前,记者在李晓峰的公司看到,超过200人的团队,占据汉口北电商基地一整层楼和大楼对面4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一台台动辄四五万元、个性十足的DIY电脑,从员工手中次第下线,发往全国各地。

李晓峰说:“DIY电脑市场虽然小众,但有独特优势,利润也比较高。”

一旁的汉口北电商城负责人问:“今年销售额应该能达到12个亿吧?”李晓峰微笑默认。

汉口北电商创业,非同寻常的意义

不同于以光谷为代表的高科技创业和新兴产业创业,汉口北云集着2万名服饰、鞋帽、家具等领域的传统商贸业者,草根起家者多,年龄较大者多,转型发展的压力更大。“汉口北电商创业,对汉口北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对武汉、湖北的传统商贸转型发展也十分重要。”区域经济专家、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当前,汉口北要抓住电商机遇,实现店商和电商融合发展。既要有展示中心提供体验空间,也要通过区位、货源、物流等优势降低成本。只有如此,才能担起重振武汉商贸雄风的重任。”

曾任阿里巴巴软件市场总监、对汉口北有过专门研究的王冠雄表示,随着“互联网+”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批发电商行业纵深发展,市场机会已经显现。正攻占批发市场前沿的汉口北,向着“中国电商新一极”冲刺的好戏,或许才刚刚开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文:3000电商创业者涌入汉口北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tchinahkb",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